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淡水迎尪公遶境驅茶蟲

    淡水茶產業興盛的年代裡,山區水梘頭(水源里)民眾迎請木柵忠順廟保儀大夫驅逐農作物害蟲曾盛大舉行,迎尪公的習俗至今仍然持續不輟。

 19世紀中葉,茶葉成為臺灣北部最主要出口商品,在南山茶的產地之一木柵、深坑一帶,便有迎請木柵忠順廟的尪公繞境巡田水,驅趕農作物的病蟲害。隨後包種茶開始流行,艋舺地區的加蚋仔地區成為薰花植物茉莉花主要產地,為護佑花卉生長順利,花農也會到木柵忠順廟迎請尪公來驅蟲害,成為加蚋仔地區的年度盛事。

淡水水源里一帶原本就有臺北地區輪祀張尪公的族親,加上茶園開闢,迎請木柵忠順廟尪公驅逐茶蟲便成為地方信眾一致的認同。淡水地區迎尪公的時間定在每年農曆的5月,5月18日從木柵忠順廟迎請尪公到水源里的百六戛地區;5月19日到楓樹湖地區,5月20日到白石腳與埔子頂。照片為民國108年(2019)6月22日(農曆5月20日)逢淡水水源里、白石腳、埔仔頂迎請尪公的祭典,地點在101公路(北新路二段)與北3公路交叉路口旁的戲台前空地。祭壇神桌上供奉的神明包括清水祖師、福佑宮媽祖、保生大帝、木柵忠順廟保儀尊王、觀音菩薩、小基隆福成宮金面媽祖及前面水源里的土地公等。

 淡水迎尪公不是血緣性的輪祀祭拜,而是一種業緣性的祭祀行為,農民迎請的目的是祈請尪公驅逐農作物害蟲,讓農產品能順利生長、獲得大豐收,淡水民間流傳尪公來臨的五月天屬於梅雨季節,許多茶蟲蠢蠢欲動,要吞噬茶樹嫩葉,在祭拜尪公後往往有激烈天氣變化,讓茶蟲受不住氣溫暴風吹襲而大量死亡。迎尪公有靈驗則成為淡水茶產業一世紀發展的信仰見證。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謝德錫
  • 貢獻者
  • 時間起
    2019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