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灣各地區茶葉特色-臺灣省政府主席李登輝命名-桃園市龍潭區龍泉茶

本篇為1997年(民國86年)9月出版之臺灣茶葉起源特色,茶業改良場編輯,內容描述臺灣各產茶縣(市)鄉鎮茶葉特色介紹。龍潭大部分都屬臺地地形,茶園多種植丘陵地上,製成部分發酵的包種茶、烏龍茶及東方美人茶。

西元1982年(民國71年),當時的省主席李登輝為其命名為「龍泉茶」,從此「龍泉飄香」成爲它的金字招牌,龍泉茶茶湯蜜綠、氣味芳香。龍潭當地人以「春雨、陽光、疊疊翠綠掩山崗,泥壺、素杯,白雲朵朵飄茶香」來描寫龍潭龍泉茶園。清同治年間,龍潭所產烏龍茶已有經大漢溪送往淡水關出口的紀錄。當時茶園集中在高原村、山水村及三和村等地,即俗稱的「銅鑼圈」。西元1997年(民國86年)種植面積占全縣百分之六十六,產量更是各鄉鎭之冠。(西元2019年(民國108年)龍潭區茶園面積為404公頃。)龍潭大部分都屬臺地地形,茶園多種植在海拔300~400公尺的丘陵地上,全年高溫多雨,清晨與黄昏都有薄霧籠罩,茶樹生長良好,製成部分發酵的包種茶、烏龍茶及東方美人茶。西元1982年(民國71年),當時的省主席李登輝為其命名為「龍泉茶」,從此「龍泉飄香」成爲它的金字招牌,龍泉茶茶湯蜜綠、氣味芳香。近年來區公所、農會除了推廣茶葉,也大力推廣龍潭觀光茶園,到處可見與大自然結合的茶園風光。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李耘心
  • 創作者
    茶業改良場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97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