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灣各地區茶葉特色-農委會黃欽榮主任秘書命名-新竹縣湖口鄉長安茶

臺灣各地區茶葉特色-農委會黃欽榮主任秘書命名-新竹縣湖口鄉長安茶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臺灣各地區茶葉特色-農委會黃欽榮主任秘書命名-新竹縣湖口鄉長安茶

本篇為1997年(民國86年)九月出版之臺灣茶葉起源特色,茶業改良場編輯,內容描述臺灣各產茶縣(市)鄉鎮茶葉特色介紹。湖口鄉北窩、南窩及羊喜窩、糞箕窩一帶,是臺灣古老的陡坡茶園,長安茶生長在著名的湖口台地,耕作管理難度較高。湖口「長安茶」名號正式問市,是在1984年(民國73年)。

湖口鄉北窩、南窩及羊喜窩、糞箕窩一帶,是臺灣古老的陡坡茶園,長安茶生長在著名的湖口台地,為海拔300~500公尺的紅土層丘陵,原有茶園面積達300公頃,由於該地區地形崎嶇,平均坡度高達19度,耕作管理難度較高。湖口鄉種茶和製茶已有兩百餘年的歷史了,為改善該茶區生產環境提高農民收益,1978年(民國67年)起將此茶區納入「茶葉生產專業區計畫」予以輔導,又於西元1980至1982年(民國69年至71年)列入「山坡地大面積保育利用計畫」,協助改善該茶區的水土保持及交通農路等工程,並對產製銷綜合經營給予實質的輔導及改善。湖口「長安茶」名號正式問市,是在1984年(民國73年),由於此茶區屬丘陵地帶,風景優美有如仙境,另由政府輔導種植優良茶樹新品種如青心烏龍、臺茶12號及13號等,並以手工配合現代化小型機械以獨特方法製成,茶葉品質優良,具有獨特的香氣,滋味甘醇,飲之令人心曠神怡,齒頰留芳;後來由當地農民開會討論,敦請出生於湖口茶區現任職於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任秘書的黄欽榮博士命名為「長安茶」,以加强推廣促銷。長安茶一年採五次,現今多以機採方式採收。並以筒球機代替團揉,因此外形與常見的半球形烏龍茶相比條索稍蓬鬆。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產業與經濟
建檔單位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撰寫者
李耘心
創作者
茶業改良場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97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檔案授權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