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灣各地區茶葉特色-副總統謝東閔命名-桃園市復興區梅臺茶

本篇為1997年(民國86年)9月出版之臺灣茶葉起源特色,茶業改良場編輯,內容描述臺灣各產茶縣(市)鄉鎮茶葉特色介紹。1997年(民國86年)桃園茶園,分布於龍潭區、楊梅區、龜山區、蘆竹區、大溪區、復興區及平鎭區等;桃園市生產的茶葉之前主要以生產外銷之綠茶為主。「梅臺茶」,是生產於復興山區及石門水庫上游一帶的茶區

1997年(民國86年)桃園茶園栽培面積約有1,595公頃,2019年(民國108年)桃園市茶園面積534.4公頃,分布於龍潭區、楊梅區、龜山區、蘆竹區、大溪區、復興區及平鎭區等;桃園市生產的茶葉之前主要以生產外銷之綠茶為主。由於國內飮茶風氣頗為盛行,桃園市茶葉逐漸改以生產供内銷的包種茶、烏龍茶、東方美人茶及紅茶;由於各級政府、農會的支持配合及農民努力,該縣(市)所產製的茶葉遠近馳名。

由謝前副總統東閔先生命名的「梅臺茶」,是生產於復興山區及石門水庫上游一帶的茶區,由於地理環境風景優美,土壤肥沃,所生產的茶葉,香氣芬芳、滋味甘醇,堪稱好茶。2019年(民國108年)復興區茶園面積46公頃,以拉拉山茶區為主。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李耘心
  • 創作者
    茶業改良場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97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