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蝦皮灶

「蝦皮灶」是早期馬祖地區蝦皮生產的重要工具,製作蝦皮的步驟包含: 1. 篩淨蝦皮,挑出雜魚 2. 加鹽煮熟 3. 曬乾並均勻翻動 4. 收成堆分級 。
當中,加鹽煮熟的步驟便需使用到「蝦皮灶」,傳統上,灶是以燒柴的方式來生火,後引進不鏽鋼材質的加熱爐,是以煤油燃燒來煮蝦皮。約是民國60年代後,因漁源稀少,成本過高,蝦皮產業因而每況愈下,日漸沒落。 
經2020年由連江縣政府文化處委託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舉辦的「橋仔餐桌:漁村生活經驗探訪」工作坊,實際訪查現在仍為漁村的橋仔村,發現各家戶都尚存有蝦皮灶的蹤跡,不過有的用水泥灌注閒置在門口,有的則成為花盆用來種植植物,已不再復見過往家家戶戶煮蝦皮、曬蝦皮的場景。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 創作者
    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拍攝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20/8/15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