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茶樹對三要素適宜需要量之探究

本篇為1982年(民國71年)一月,臺灣茶業研究彙報之研究,題目為茶樹對三要素適宜需要量之探究,研究者為朱惠民。研究茶樹對三要素之探討,分三次在九個地區進行,前後共十二年。氮肥在大部份地區都有顯著效果,磷與鉀肥和土壤中的含量多寡有關。

本試驗為研究茶樹對三要素之適宜需要量,分三次在九個地區進行,前後共十二年,田間設計採用3x3x3部份混合設計者有二次,一為成木試驗在四個地區進行四年,一為自幼木至成木之試驗,在二個地區進行九年,另一次係採用隨機完全集組設計,在三個地區之成木茶樹進行四年,經予合併整理分析。試驗結果顯示,氮肥在大部份地區都有顯著效果,但缺點是所需要的使用量會因為時間、地域和土壤成分的差異而有明顯且不同的影響,且需要延遲二、三年才能表現。而磷與鉀肥和土壤中的含量多寡有關,能達到顯著效果者較少,甚至有部份地區成顯著之負效應。複迴歸分析結果顯示,氮之淨迴歸係數常隨年份而增大,磷與鉀肥則有成負係數者,顯示其對茶菁增產不一定有效果。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李耘心
  • 創作者
    朱惠民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82
  • 媒體類型
    文件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