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本局配合電力增產,協助疏濬火力發電廠冷却水槽道,全部工程日前順利浚畢

冷卻水槽道浚工程為配合臺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南部火力發電廠發電需要而浚,在歷時9個月之後,於1955年(民國44年)9月27日全部完成,並會同火力發電工程處測驗完畢。

此工程於1955年1月8日正式由維新號挖泥船施工疏浚,原定6個月可浚工,後因火力發電工程處南部分處利用所浚泥沙作為填高廠地之用,故變更施工步驟,自3月31日停工,將陸上排泥管另行遷設通達火力發電廠內臨時築成之沉沙地內,4月22日開始放泥該地,迄8月16日止,共填土約4萬5千立方公尺左右。8月22日開始附加工程,運灰航道之疏浚,約5千餘立方公尺,同時加上海虎號挖泥船,在抽水機室前協助挖抓碎石,此項碎石之地質,曾使以疏浚泥沙見長的維新號挖泥船束手無策,本工程因而延至9月27日始大功告成。

此冷卻水槽道之功效,在於減低凝汽柜內循環水之溫度,使凝汽速度增加,鍋爐效率提高,並可節省燃料。此水槽道之完成,不僅發電廠獲益至鉅,高雄港亦因完成一小型航道,如能與主航道末端銜接,小型艦船可直接第五船渠口。

基本資訊

  • 取得對象
    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高雄港務分公司
  • 取得方式
    數位化合作協議
  • 撰寫者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 創作者
    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高雄港務分公司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55/9/30
  • 媒體類型
    報紙
  • 存放位置
    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高雄港務分公司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