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大目降十八嬈的由來

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大目降十八嬈的由來

許滄淵生於1939年,臺南市新化人。曾經從事農作、建築工等工作,並擔任過里長、鎮民代表等,現為新化朝天宮主委,在地方上相當活躍,常講述當地的歷史、文化、傳說、俗諺等等。

許滄淵長期活躍於地方,參與許多公眾事務,常有機會接觸到傳說、故事、俗諺語,再加上他記憶力頗佳,個性又主動,喜歡在大眾面前發言,也經常帶導覽,將新化各地的特色、文史宣揚出去,是新化重要的民間文學積極傳承人。

十八嬈是新化頗具代表性的習俗,已被公告為直轄市登錄民俗,每年都持續舉行。這則傳說說明這項習俗的由來,與蜘蛛成精作怪有關,而新化的地形恰好位在八卦的中心點,與蜘蛛的形狀相似。而在民俗活動的持續舉辦之下,也讓這則傳說廣為流傳。傳說中也提到崎仔腳拜天公習俗的由來,還有黃海岱曾有一段時期在新化演布袋戲,補充許多當地的歷史記憶。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民俗與宗教
建檔單位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
資料來源
現場採錄取得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臺南市新化區中正路中正路534號
創作者
許滄淵
時間資訊
採訪時間
2020/06/04
資料使用語言
臺語
媒體類型
影片
出版者
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
時間分期
戰後(~1945)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