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桃園藝術家張瑞蓉(1951-)以膠彩畫屢次獲得各項大賽殊榮,在經歷創作初期山川水石的寫實,以及花、鳥、蟲、魚等自然景物的寫境之後,再度嘗試變化題材,改以人物來表達內心的意念。她從風俗民情、日常生活中激發靈感,以深入的捕捉,體驗來自現實生活中的情感與悸動。〈沐〉表現的是沐浴在銀月下閃閃發光的石雕臥佛,創作者從斯里蘭卡的遊歷經驗出發,用如西方點描法般的筆觸構圖,讓層層厚塗的礦石顏料,折射出白色月光般細節,以及凹洞狀的厚重層次。這種技法來自於張瑞蓉在顏料實驗過程中的新發現,她說:「礦石顏料如沙,膠如水,顏料灑在畫紙上,膠不小心滴下去就出現了洞,看見這些沙洞,靈感就跟著冒出來」。這幅不斷嘗試出來的作品,亦為張瑞蓉摘下第61屆臺陽美展銀牌獎的殊榮。即便她仍以寫實方式構圖,隨著內容、形式和價值觀念的不同,經過取捨、抽離和重組後,反而能捕捉人世間至情至性的原樸之美,傳達出對人生體會深刻一面,讓作品成為生命的記述篇章。

基本資訊

  • 得獎紀錄
    臺陽61屆銀牌獎
  • 撰寫者
    簡政展
  • 創作者
    張瑞蓉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1998
  • 媒體類型
    有形文物
  • 尺寸
    80F (145.5×112.0cm)
  • 材質
    膠彩畫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