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年在桃園地區推廣書法藝術不遺餘力的張日廣(1955-),不只書藝精湛,對各種古文詩詞和現代文學也涉獵甚廣,更經常借古喻今,引文抒意,以暢胸懷。此對聯詞句截自臺灣詩人鄭指薪的作品〈遊石門進水口詩〉中的「入世倘能資世用,出山豈遜在山清。」二句。鄭指薪在描寫石門景致與石門水庫功能之餘寫下此詩,意在表彰有志之士,當為人群造福,積極入世的人生態度。就如同古人所言:「丈夫生於世,應當有所為。」其中字體以秦代書寫於簡牘上墨跡的「秦篆」為主軸。秦代文字在「青川木牘」、「睡虎地秦簡」和「里耶秦簡」未出土以前,概多以「泰山刻石」、「瑯琊臺刻石」、「繹山刻石」等規整的「李斯小篆」為秦人主要使用字體。後來因為考古出土的簡牘,才得以還原秦代日常書寫的真實本相。張日廣因對秦簡文字多所鑽研(碩論︰里耶秦簡書法研究),故以秦篆字體寫成此作,以狀其志向胸懷。秦簡文字形式上,用筆方圓兼備且直率爽利,橫折畫多以圓轉筆書寫;楷書和隸書形式的「捺」筆尚未出現,大多寫成直畫而戛然駐筆的樣貌。最後落款處,以行草書來寫,則是沿襲慣常寫法,藉此也增加畫面的活潑和字體多元的豐富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