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大武壠小林平埔夜祭

  大武壠小林平埔夜祭(以下簡稱小林夜祭)是高雄市甲仙區小林聚落的重要慶典,也是高雄市平埔族文化的重要代表活動。小林夜祭舉辦於每年的農曆9月15日,對小林人而言,夜祭的意義及重要程度猶如漢人過年一般,每位小林人都相當重視夜祭的舉辦。夜祭的主要意義是「還願」及「敬神」等兩層涵義,一方面感謝祖靈一年來的照顧,另一方面則藉由歌謠表達敬意。整個夜祭的流程,可分為走標、砍向竹、翻新公廨、立向竹、開向、獻祭及牽戲等一系列儀式。

  走標是部落舉辦的跑步競賽,走標冠軍在夜祭當天可以和耆老及部落勇士代表共同立向竹。翻新公廨夜祭當日,將屋頂替換成新茅草並清理公廨內部空間,更換向水和向酒缸,整理祭檯並置換 mai(米買)、麻薯、雞酒、湯圓、檳榔、金紙、香枝、竹杯酒、香菸、豬肉等供品等祭品。砍向竹則是選定一株飽滿高壯、向東,至少2至3年生的刺竹,砍倒後先修去多餘的枝枒後運回公廨廣場,經過修整後僅保留尾端部分竹葉,接著綁上七束稻草,最後在上方懸掛一把茅草,在太祖指示的即時立起向竹,而向竹也是太祖從天上下來的天梯,自有其重要性。

  開向當天傍晚,向頭先到公廨更換向缸內的水及清潔工作,完成後代表眾人向太祖敬獻祭品及吟唱祭儀歌謠「塔母勒」,接著再帶領族人向太祖祭拜,感謝太祖一年的護佑。民國101年高雄市政府已將小林平埔夜祭登錄為重要平埔祭典,具有保存平埔文化的重要價值。

基本資訊

  • 別名
    小林夜祭
  • 撰寫者
    莊仁誠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