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福正境天上聖母廟泥塑神像

福正天上聖母廟,以媽祖神像為泥塑與廟內所藏神像眾多著稱。

泥塑神像據本地耆老口述,最初乃是在清末(約民國前三十年左右),邀請福建匠師飄洋過海雕塑,匠師運用神明賜予的靈感,瞇起眼睛看見神明所示之圖像,並依此來作捏塑。

根據廟中整建落成碑記所載:「民國六零年代,鄉民遷台者眾,臨行,多奉宅中神明,暫座留祀,致使神龕益顯窄仄。」可知現今廟中所供奉之神像,許多乃是來自福正聚落居民家中,總計有41尊泥塑神像,由於泥塑神像保存不易,本廟數量之多,堪稱馬祖列島保存最完整者,因此在本鄉議員推動、文化局經費支持與行政配合下,於2012年三月邀請神像達人魏俊邦研擬廟內泥塑神像保存方法(魏俊邦根據材料與工法研判,神像約有130年歷史),並於同年七月十六日啟動修復工作,由福正村子弟,當時已從事神像藝術達四十餘年,地方人稱「福州師」的吳春華與兩名弟子,以偏向古法之方式進行修復,歷經半年完成後,於次年二月舉辦開工安座大典。

吳春華曾在當年接受《馬祖日報》採訪時表示,修復過程最困難之處,乃是神像三寸金蓮的腳底處,由於該處著力點小,卻又必須支撐神像重量,修復時雖然有支架輔助,但完成後又要能讓神像穩固不搖,難度不小。當時的工作,除了修復神像破損之部分外,還加強了底座的堅固性,並為每尊神像加上一層防潮保護網,吳春華推估,神像壽命再延長一百年絕不是問題。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陳泳翰
  • 創作者
    清代匠師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20/10/02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