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雲林北港朝天宮小兒科第三號       

當歸五分、沉香五分、木香五分、油桂五分、丁香三分、川芎五分。共為末。


姜湯泡服。當歸,補血藥物,治血虛病人。沉香,行氣止痛藥物,其氣芳香,調理全身氣機。木香,行氣藥物,可以調理脾胃氣機,用於脾胃氣機不順暢。油桂(肉桂),可以溫通血脈,也可以大補腎火。丁香,溫暖脾胃的藥物,兼有行氣功效,來達到止痛的效果,另外可以止嘔,也可以溫暖腎中陽氣。川芎,可以活血,可以行氣,可以袪風,可以止痛,為頭痛常用藥物,可治療因為風邪導致的頭風痛。姜湯(生薑)為一般感冒常用藥物,可以溫暖脾胃,也有止嘔的功效,一般感冒腸常喝姜湯。這是以增加脾胃功能,調理氣機與補血活血藥物,用於小兒胃口不佳或氣血不調的疾病。


本首藥籤出自「北港朝天宮」。北港朝天宮是在西元1694年(清康熙33年)由佛教臨濟宗的樹璧禪師,從湄洲祖廟奉請天上聖母(媽祖)神像來到臺灣,輾轉落腳於北港,逐漸發展到今日聞名全臺的盛況。在農業時期的北港,媽祖的藥籤在當地扮演了醫療守護神的角色,目前宮廟內仍保存有大人科、小兒科與眼科共264首藥籤供民眾求取。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國家中醫藥研究所 臺灣中醫藥醫療文化記憶保存推廣計畫執行團隊
  • 創作者
    不明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年代不明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有形文物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