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前、石斛、朱石、兔絲、沉香各壹錢。共末泡灶心土湯送下。
車前子利尿通淋,清肝明目。石斛補腎益陰。朱石(硃砂)鎮心安神,清熱解毒。兔絲(菟絲子)滋補肝腎。沉香行氣止痛,溫中止嘔。整體而言處方有行氣利濕、滋肝腎陰、清熱安神之作用。灶心土,又名伏龍肝,為久經柴草熏燒的灶底中心的土塊,可溫暖脾胃、除濕、止血止嘔,現今多以赤石脂取代。
本首藥籤出自臺南學甲「慈濟宮」。慈濟宮供奉的主神,是在臺灣民間廣受崇祀的醫藥神「保生大帝」。「慈福寺」則為慈濟宮的後殿,供奉「觀音佛祖」。清康熙年間,一位李姓先人奉請了福建泉州「白礁慈濟宮」的保生大帝神像來到臺灣,並於學甲地區建造草庵奉祀;直到西元1701年(清康熙40年),當地正式獻地建廟。至今學甲慈濟宮和慈福寺內,仍有小兒科、未分科與眼科藥籤共270首,為民眾提供了重要的心理安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