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學甲慈福寺觀音佛祖眼科藥簽第廿二首

元參一錢、蓮子心五分、白菊一錢。煎做茶服之。


元參(玄參),滋陰藥物,另外可以清熱解毒,用於咽喉腫痛。蓮子心,清心火藥物。白菊花,疏散風熱的藥物,熱性感冒常用,還可以清肝火,處理肝火上衝導致的看不清楚的問題。全方可清心肝火,處理熱邪導致的頭面部及眼睛的症狀。


本首藥籤出自臺南學甲「慈濟宮」。慈濟宮供奉的主神,是在臺灣民間廣受崇祀的醫藥神「保生大帝」。「慈福寺」則為慈濟宮的後殿,供奉「觀音佛祖」。清康熙年間,一位李姓先人奉請了福建泉州「白礁慈濟宮」的保生大帝神像來到臺灣,並於學甲地區建造草庵奉祀;直到西元1701年(清康熙40年),當地正式獻地建廟。至今學甲慈濟宮和慈福寺內,仍有小兒科、未分科與眼科藥籤共270首,為民眾提供了重要的心理安全感。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國家中醫藥研究所 臺灣中醫藥醫療文化記憶保存推廣計畫執行團隊
  • 創作者
    不明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年代不明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有形文物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