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憶岡山眷村旁的聖文生天主堂與多元宗教記憶

此照片為岡山醒村旁邊的聖文生天主堂。岡山眷村各種信仰之中,有天主教和一貫道等的淵源故事。居住在樂群村15-2號的彭藹萍(飛官常江妻,常溱之母)曾任岡山聖文生天主堂的講經老師,時常帶著女兒常芮芮一同彌薩。

1953年(民國42年),前江西餘江教區光一幸主教(美國籍)率領「遣使會」五位神父到臺灣,協助高雄教區建堂拓展。光一幸主教指派梅若望神父(荷蘭籍)來到岡山建立教會,幸遇空軍軍官申滌臣售屋給梅神父,經修繕後立名「萬有真原教堂」。後經第二任鮑德神父在1964年(民國53年)興建現址大堂。當年天主教會向美國募得麵粉、奶粉、麵包等發放給教友,因此周邊居民多受有照顧。

除了天主教故事外,岡山還有非常獨特的:一貫道開山道親,空軍士官劉明德的豆瓣醬故事!戒嚴時期宗教信仰受政府管制監控,除非「美系」,例如基督教、天主教,新興宗教例如一貫道,則很可能被抹黑為非法。一貫道初興時即際遇的空軍士官劉明德,堅持理念信仰,遭到革職。原在空軍通信學校的養家糊口化為烏有,迫於生計試做老家豆瓣醬,荷葉包裹叫賣意外大受青睞。誰知岡山明德豆瓣醬三代興業,只因空軍士官的一念堅信!而「空軍士官劉明德」則成堅守信念備受尊崇的開山道親。

基本資訊

  • 取得對象
    常溱
  • 撰寫者
    高雄市岡山眷村文化協會
  • 創作者
    常溱
  • 時間資訊
    登入日期
    2020/09/29
  • 媒體類型
    有形文物
  • 尺寸
    長12.8*寬8.8公分
  • 存放位置
    高雄市岡山區
  • 材質
    相片
  • 時間分期
    1950-1980年代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