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岡山醒村被消失的歷史建築

2017年(民國106年),岡山醒村全區登錄為文化景觀,建築物的拱圈迴廊,木造屋頂,圓拱型窗台甚具特色,此景觀為醒村南面最後一排兩層樓建物,居中一處被攔腰拆除,突兀留現左右餘樓。醒村建築中最突兀的是「消失的第五排第三家」;之所以消失,不是因為危樓,竟是為了補償金被而攔腰打掉。

根據眷改條例內容,拆遷補償相關規定,必須是現職軍人或榮民榮眷身份方才符合補償要件,但很多時候在眷村裡常見的狀況是房子頂讓,私下買賣,因而形成了部分非軍眷身份住戶。當年碰上眷村要拆遷,符合眷改條例軍眷資格的住戶可以搬去勵志新城或是折換金錢。不符合軍眷資格住戶,就只好盯上自動拆遷補償金獎勵規定,只要自動先把房子拆了就能領到幾十萬不等的補償金,於是乎,醒村出現了這麼奇特的「斷腸樓」景觀。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高雄市岡山眷村文化協會
  • 創作者
    高雄市岡山眷村文化協會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19/12/23
  • 媒體類型
    照片
  • 材質
    數位照片
  • 時間分期
    2007年眷村改建
  • 地點
    拍攝地點
    高雄市岡山區醒村 (120.285459, 22.7835)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