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空城計交趾陶

空城計交趾陶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正殿龍爿內側水車堵雕塑品主題故事:《三國演義》第95回.空城計

諸葛亮遣馬謖鎮守要塞街亭,馬謖不聽王平之言,堅持在山頂下寨,導致蜀軍的慘敗。奪得街亭後,司馬懿親率大軍直逼西城。城內的諸葛亮身邊僅有一班文官及士兵二千餘人,別無大將。諸葛亮臨危不懼,披鶴氅、戴綸巾,引二小童在城樓上憑欄而坐,點燃香,安然自得彈起琴來。司馬懿認為諸葛亮平生謹慎,不會冒險,因此疑有伏兵,便急令撤兵。諸葛亮料定司馬懿還會來,就連夜退守漢中。


港口宮於清康熙23年(1684年)由先民林楷從中國湄洲奉請媽祖金身渡台,由笨港口登陸至蚶仔寮,至今已有336年歷史,目前建築體為1948年興建,歷經10年完工,姚其中表示,國民政府初來台時政局動亂,百姓少興建大型建物,港口宮是戰後初期傳統宗教建築工法少有的見證。


已有300多年歷史的嘉義縣東石鄉「笨港口港口宮」,即將大重修, 文史老師姚其中說,國民政府初來台時,政局動亂,百姓因擔憂溫飽而少興建大型建物,港口宮是戰後初期,傳統宗教建築工法少有的見證;等於是僅存的時代留影。 他說,新港林萬有、安平周老全是台灣早期知名匠師,港口宮廟門有林萬有製作的泥塑彩繪,保存非常完整,現今罕見,而周老全的作品台灣僅台南碧雲寺、港口宮等保留,更顯珍貴。


港口宮於清康熙23年(1684年)由先民林楷從中國湄洲奉請媽祖金身渡台,由笨港口登陸至蚶仔寮,至今已有336年歷史,目前建築體為1948年興建,歷經10年完工,姚其中表示,國民政府初來台時政局動亂,百姓少興建大型建物,港口宮是戰後初期傳統宗教建築工法少有的見證。


匠師介紹:林萬有司交趾陶

林萬有(公元1911~1981年),新港鄉福德村人,師承梅清雲。十四歲即隨姑丈梅清雲從事廟宇建築修護工程,得其傾囊相授;並得以時時親炙洪坤福大師,故剪粘及交趾陶捏塑樣樣精通。

洪坤福在交趾陶工藝方面,以泉州系統手藝和「水彩釉」上色技術,與潮州系統、寶石釉大師葉王並為台灣交趾陶兩大系統;在剪黏藝術方面,則與潮州何金龍並稱「南何北洪」,為北派宗匠。

柯派採用生料,使釉色溫潤且較具有流動性,胎體用紅、白的陶土混合,以提高火候和硬度,但可塑性略差,需借模型塑造人物的頭面,因此造型較為小巧精緻、人物姿態優美、線條細膩,對日後台灣中北部的寺廟裝飾影響極深。

2020年七月文史團隊號召義工進行人工清洗 ,新港匠師林萬有的尪仔,不僅交趾陶釉色精采,剪黏更是色澤鮮艷,深藍深紅,展現跟交趾陶溫潤婉約不同的樣貌。聽耆老說:當年此地六庄十一個角頭,紛紛拿出家裡最美的碗盤,提供給大師剪裁,而大師也不負眾望,將他們家裡的碗盤,化身為傳世藝術品。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班馬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撰寫者
班馬傳媒
創作者
林萬有等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20/6/12
媒體類型
照片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