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照片拍攝於2019年(民國108年)欣欣市場拆除前,某一攤位上的留字:「當年的小朋友如今長大了重回舊地彷如昨日一般」
欣欣市場原是日本時代被眷村所包圍的圓形消防池,當時即有在地劉厝居民肩擔蔬果魚肉環繞圓池販賣給日本人。1945年日本戰敗撤離台灣,中華民國奉令接收,空軍單位進駐岡山。劉厝居民再次賣菜給空軍軍眷,其後空軍拆除圓形消防池,由攤販集資建設圓形有屋頂的欣欣市場。再逐漸有軍眷也進駐營生,逐漸發展出本地及四川美食集中地。而因為眷村環繞,市況愈益繁榮,生活食衣住行無所不包,終究成為岡山軍眷、平民共同的成長經歷和記憶空間。
根據劉厝里民的族譜記載,他們祖先是鄭成功部將遺民,台灣歷史上的三次武裝移民:鄭成功、日本殖民統治、中華民國,軍民巧妙地在欣欣市場相遇,成為文化、習慣、語言衝突融合的歷史現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