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黃五分、黑丑五分、白丑五分、洋參五分、檳榔五分。◎煎好用蜜泡服。
本首內容出自於圖片中右方第一張藥籤。大黃,瀉下藥物,兼可以清熱,透過大便排除體內熱邪。黑丑,白丑,合稱二丑,也就是黑牽牛子跟白牽牛子,瀉下藥物,透過大便來排除熱邪,還有很強的利尿作用,有毒,一般體虛的病人不應使用。西洋參,氣陰雙補的藥物,用於氣虛兼有陰虛的病人。檳榔,消食藥物,兼可以行氣,調理身體的氣機。少許蜜水調服,增加通便效果。這是以通便瀉下、利水的方式,治療小便或大便不通的嚴重疾病,兼以沙參或人參補氣,減緩瀉下、利水的副作用。藥效強易傷身,藥方請勿使用。
本首藥籤出自「大甲鎮瀾宮」。西元1732年(清雍正10年),大甲先民就建立了為奉祀從大陸湄洲奉請來臺的天上聖母的小廟,但一直到1787年(清乾隆52年),方志中才有明確的「大甲鎮瀾宮」宮廟記錄。現今在大甲鎮瀾宮裡求取藥籤的方式,是先上香向天上聖母稟報狀況之後,再去籤筒內索取籤號,再請示媽祖,得到三聖筊同意,就可以前往附近的中藥房,告知求得的籤號,請藥房查找早年抄錄的藥籤內容來幫忙抓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