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不同品種、花期與製程對茶樹花化學成分及礦物元素含量之影響

照片主題為臺灣茶業研究彙報2012年(民國101年)第31號封面,探討有關「不同品種、花期與製程對茶樹花化學成分及礦物元素含量之影響」,刊載於本彙報之第1頁至20頁。本篇研究由時任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茶業改良場臺東分場副研究員兼茶作股長鄭混元、以及副研究員兼製茶股長范宏杰所共同發表。本篇研究目的在於了解茶樹花化學成分及礦物元素含量,以作為日後開發茶樹花新產品之參考依據。

研究結果顯示,不同品種茶樹花重量、化學成分及礦物元素含量呈顯著差異,盛開期之茶樹花鮮重與乾重、鮮/乾比值及含水量高於花苞期,化學成分之可溶分、多元酚、兒茶素及可溶糖含量有相同的結果,咖啡因含量則呈現相反的趨勢,氨基酸含量沒有明顯的差異。無發酵直接烘乾之茶樹花多元酚及兒茶素含量,高於經發酵製程處理,而且有顯著差異。其他話學成分差異並不顯著,亦無一致性的變化。因此,每逢冬季茶樹花朵盛開時,可利用這些茶樹花的特性,開發新產品,或與茶葉調配,研製多元化特色產品。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楊荐翔
  • 創作者
    茶業改良場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12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