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摘要
陳水清,1930 年生,臺中員林人。日治時代公學校畢業後,再讀二年制的青年學校普通科。戰後,曾在漢文學堂學習漢文及北京語。戰後因二二八見聞,加上不滿中國式的教學,未完成秀水農業學校的學業,就到彰化營造廠工作,後到臺北半工半讀。二二八之後,開始有臺灣獨立思想。1954 年考上海軍軍士學校,與張幹男、吳榮山同期。畢業後派在 110 軍艦任醫務上士,後調至海軍供應司令部醫務所藥局司藥上士。期間與幾位臺籍同袍,翻譯由許昭榮帶的日/英文版《台灣獨立運動第十年-1955》,之後事發被捕。關在綠島時,曾被分到醫護所當外役。出獄後,在臺北以開西藥房為業,依舊關心臺灣局勢,參與社會運動。
案情概況
根據相關檔案記載:1955 年許昭榮第二次隨海軍赴美接艦,隨艦返臺於 1956 年 4 月在夏威夷取得《台灣獨立運動第 10 年-1955》一書,攜回臺灣暗地傳閱。張幹男於 1957 年某日在許昭榮住所借閱,說要翻譯,有陳水清、陳肇基、曾國英等分工翻譯。案發前,邱水墻向許昭榮借閱,被保防官發現後被沒收書,許昭榮切結後,暫時沒事。1958 年 4 月吳榮山有關記載《台灣獨立運動第 10 年-1955》筆記被發現,當局扣押吳,循線一一抓人。陳水清於 1958 年 4 月 17 日被捕,被以涉「海軍臺灣獨立許昭榮等案」,1959 年 12 月 26 日判刑 7 年。該案一共十人被逮捕,一人平民王金來(曾國英父親的學生),其餘 9 名是臺籍海軍現役軍人,其中許昭榮判 10 年;張幹男、曾國英判 8 年;陳肇基、陳水清、吳榮山 7 年;施松雨、鄭文騰、胡榮秋判 5 年。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