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枸杞、甘菊、粉草各壹錢,共為末。白茯壹錢,煎湯而服。
杜仲,補肝腎,強腰膝的藥物。枸杞,補肝腎藥物,兼有清肝火,明目顧眼睛的功效。甘菊(菊花),疏散風熱的藥物,熱性感冒常用,還可以清肝火,使眼睛因肝火往上衝,導致的看不清楚的問題得到改善。粉草(甘草),常用調和諸藥,又可兼顧脾胃。白茯苓,利尿,透過尿液排除體內水濕,另外可以保護脾胃功能。
本首藥籤出自臺南學甲「慈濟宮」。慈濟宮供奉的主神,是在臺灣民間廣受崇祀的醫藥神「保生大帝」。「慈福寺」則為慈濟宮的後殿,供奉「觀音佛祖」。清康熙年間,一位李姓先人奉請了福建泉州「白礁慈濟宮」的保生大帝神像來到臺灣,並於學甲地區建造草庵奉祀;直到西元1701年(清康熙40年),當地正式獻地建廟。至今學甲慈濟宮和慈福寺內,仍有小兒科、未分科與眼科藥籤共270首,為民眾提供了重要的心理安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