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照片為1950年代臺灣茶主要產區,顯示臺灣茶葉的主要產區以臺北、新竹2縣市為主。
1950年代(民國40年代)臺灣茶葉的主要產區以臺北、新竹2縣市為主,其每年的產量分別可至 六百萬、一千一百萬臺斤,茶樹品種大部分都以青心烏龍為多,有一半的產量都來自青心烏龍,而其剩餘的產量來自其他品種,分別為 : 黃柑、白毛猴、蒔茶、枝蘭、毛仔、埔心、竹樹、貓耳種……等,並於春、夏、秋三季生產各有其特色的茶類,其中又分別以春季及夏季產量較多。當時臺灣農民仍以五穀、地瓜此類作物為主要作物,茶樹為其次。之後在日本占領臺灣後,成立三井公司,造就當時臺灣茶業的興盛,也帶動了茶區的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