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瀰濃永安庄伯公福廠入年駕祭典

  客家人稱農曆12月25日至正月15日這段期間為「入年假」(或做入年駕),有進入年關的意涵。通常農曆11月中下旬各村庄陸續舉辦「滿年福」(又稱「冬尾福」),永安庄福廠正是為了年頭年尾各一次的新年福和滿年福所搭設,其和他處最大的差異在於其是在搭建的臨時福廠舉辦,而非公廟或是伯公壇,換句話說,一年之中,這個福廠僅存在20天,這也使得許多人僅聞瀰濃永安庄的福廠,來到永安庄後卻尋遍尋不著福廠。

  雖美濃地區人口、老化外流嚴重,但瀰濃永安庄伯公福廠入年駕祭典依舊保留福首制度,儀式過程不但全程聘請客家八音團沿途演奏,亦彰顯出美濃地區對於伯公信仰的虔誠。此項民俗於民國107年登錄為高雄市民俗類文化資產。

基本資訊

  • 別名
    入年假
  • 儀式過程及重要特徵
    一、請伯公   美濃永安庄在農曆12月25日下午,由福首們率八音團與信眾至開基伯公、蠻頭羅伯公、糧陴伯公、庄頭伯公、花樹下伯公、坑仔底伯公、柚仔林伯公、里社真官和德勝公等9處,並備齊壽金、香、炮、茶等及寫有各神祇名稱之小竹牌,到各位所後,福首先是將竹牌插在香爐,再焚香向各神祇稟報,隨後化金鳴炮,又將竹牌插到神轎香爐中,完成該伯公請神儀式,依序再繼續往下一處請神。 二、滿年福   迎請伯公至福廠,係為了當晚儀式重頭戲─滿年福,滿年福又稱「完福」、「還福」,尤其最主要的涵義是為了答謝天恩,感謝上蒼在這年度的庇佑,並祈求來年平安。,此祭儀分作兩階段,為祭天神與祭伯公,以下說明。 (一)、祭天神   福首們於永安路的福廠前搭設祭壇,祭壇分做上、下兩界,上界設有「昊天金闕玉皇大帝陛下暨列週天星君位」;下界為「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連下暨列神位」,並以兩支綁上黃高錢的甘蔗於上界祭壇兩側,中間則是綁有涼傘一支,供品方面,除了全豬、全羊各一隻外,還有素料(如木耳、金針、冬粉等)、糖果、水果、紅粄及五牲等拜天公。福首在完成迎請天神降臨的結壇程序後,便是開始祭天神儀式,儀式大致有上香奉茶、請天神、上香、讀疏文、化金疏文、送神等步驟,在完成送神後,眾人隨即豬、羊轉向福廠前,並將下界供桌也移至福廠前,這時祭祀的對象改為伯公,準備在進行下一階段祭伯公之儀式。 (二) 、祭伯公   祭伯公儀式以三獻禮方式辦理,福首在禮生引領之下完成三獻儀式,結束祭伯公,便是選出新任福首之時機,但近年因人口外流、老化嚴重,福首名單並沒有太多變動。在儀式全然結束後,馬上支解作為供品的豬、羊,將其內臟煮成鹹粥和稀飯予與工作人員和信徒。 三、登席   滿年福隔天中午,於福廠所在之處的永安路上設宴,由福首邀請並登記參與信眾人數,收取登席費用,該費用除了是用於登席外,亦是維持來年福廠辦理滿年福運作的經費來源。 四、新年福   正月15日元宵節舉行新年福,新年福儀式同滿年福時大同小異,不同之處在於疏文內容,新年福在於祈福,祈求整年度的平安順利;而滿年福則著重於還福,答謝昊天一年來的庇佑。 五、送伯公   新年福的隔天,即正月16日上午,福首將福廠內寫有伯公名稱竹牌請至轎上,同請伯公時一般,帶著金、香、炮一一請回各伯公壇,當天中午同樣辦理登席。隨著登席宴會結束、福廠拆卸,這年度的瀰濃永安庄伯公福廠入年駕儀式畫下句點。
  • 撰寫者
    劉佳雰
  • 所屬族群
    客家
  • 保存者/保存團體
    高雄市美濃永安福廠文化協會
  • 舉行時間
    農曆12月25日至1月15日
  • 辦理週期
    每年舉辦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