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灣紅茶碎級茶製程幫手-Legg式切菁機

本照片為臺灣紅茶碎級茶製程幫手-Legg式切菁機。優點包括降低生產成本、增加製茶工廠生產力、品質一致;缺點需要新置其它設備、製茶過程中發酵略過度即成酸味、成品保持較難等。

Legg式切菁機最早由Napier-Ford G.S.在1932年(民國21年)於東北印度用於菸葉機,從事茶葉生產製造也具有一定時間。吳振鐸先生於平鎮茶葉試驗所時在臺灣開始試驗Legg式切菁機,並測試出以下優缺點。1.優點包括減少萎凋、揉捻及精緻的設備及人工以降低生產成本;縮短加工時間,增加製茶工廠單位時間生產能力;不受天時限制,品質較一致。2.缺點包括一部份舊有機械不能利用,需要新置切菜機及揉捻機等增加費用;葉中水分含量高,乾燥非常困難,發酵略過度即成酸味;茶菁若粗老則易有黃片且多細碎;成品保持較難,且常帶有臭菁味。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茶葉 /吳振鐸編著 民53 [1964]
  • 撰寫者
    胡庭恩
  • 創作者
    吳振鐸編著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64
  • 媒體類型
    圖稿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