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茶探溪谷火金姑

南投縣濁水溪社區大學鹿谷分校在6月6日舉辦「茶探溪谷火金姑」文化小旅行,首先由「圍爐煮茶」的創辦人張素鸞小姐,帶著參與民眾學習茶藝,從認識茶葉種類、茶具、煮茶流程、品茶等,並且穿上不同茶類的圍裙,用以辨識每個人所泡的茶,講師用清晰的口吻以及完整的解說,教導參與民眾如果煮好一壺茶。

解說完畢後,接著是由8人一組的圍爐煮茶,首先把各自的茶罐打開聞香,透過嗅覺先感受茶葉在經過烘培過後的氣味,並且輪流交換給身旁的夥伴聞香,之後進行煮茶的階段,每種茶葉的第一泡時間皆不同,後續第二、三泡需延長的時間也不同,大家各自照著老師講解的方式進行煮茶,濃郁的茶香頓時充斥在空氣當中,就連站在旁邊進行拍攝紀錄的工作人員,也能循著茶湯的熱氣,嗅到品質精良的茶葉香氣。

除了體驗泡一壺茶的樂趣,也分享給隔壁的同伴,享受泡茶、品茶的過程,同時與親朋好友聯絡情誼,現場氣氛非常熱絡。

晚間則由社大秘書張伯志先生,透過簡報和大家解說螢火蟲,目前臺灣發現的螢火蟲總共有65種,光鹿谷鄉一處就有30種不同的螢火蟲,種類佔全臺的50%。螢火蟲的一生分成四個階段,從卵期開始,大約需要孵化20天,至幼蟲階段後,過程中會螁皮6、7次,最後才會長大化蛹變成蟲,成蟲期可以存活的時間短的話大約10天,長的話可以到2個月以上。

張講師還解說雲南扁螢的捕食行為,首先會分泌麻醉,讓獵物失去知覺,之後分泌消化液至獵物的肉體中,將其變成汁液,方便最後的吸食。螢火蟲的食物以蝸牛、蚯蚓、螺貝類為主。而螢火蟲有公母之分,公的螢火蟲有兩節發光器;母的螢火蟲只有一節發光器,可以從腹部尾端清楚看出彼此的不同。

入夜後,張講師帶著大家進入鹿谷山區,尋覓螢火蟲的蹤跡,在出發前,張講師也提醒參與民眾,必須有幾件事項需要遵守,首先觀察近距離螢火蟲時,將手電筒熄滅,也不能大聲喧嘩或用手直接抓螢火蟲,螢火蟲受到驚嚇或手觸摸,馬上就會死亡,非常脆弱。

當天原本沒機會看到螢火蟲,但因下午山區突然下起大雨,前些日子,鹿谷山區每天都會下雨,一旦下雨或月圓夜,螢火蟲出沒的機率就會降低,好在後來雨勢漸漸減緩,烏雲散開,我們才有機會一睹螢火蟲的光采。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陳君威
  • 參考資料
    「螢火蟲的一生」,新北市汐止區崇德國小,網址:http://s5b15.cdps.ntpc.edu.tw/rong/firefly/fireflys/firefly/fireflya3.htm(瀏覽日期:2020年6月20日) 南投縣鹿谷鄉張伯志報導,2020年6月6日採訪。
  •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 (1945~)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