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新竹州製茶同業組合

本照片為日治時期的新竹紅茶包裝,為新竹州製茶同業公會推出,約於1930年代推出。

1920年代(民國9年),三井物產株式會社從印度引進阿薩姆種紅茶,推廣栽種於台灣北部新竹及中部魚池一帶,並以外銷歐美為主。1927年(民國16年) 時,位於新竹州大溪郡的角板山製茶工場所生產的紅茶,在倫敦茶葉市場獲得好評,進而帶動新竹州紅茶的製造。1933年(民國22年) 印度、錫蘭、爪哇等世界紅茶主要生產地,為了控制茶價共同協議減產15%,並簽訂了《國際茶葉限制輸出協定》,促使全世界對台灣紅茶需求大量增加,業者競相製造紅茶,當時新竹州製紅茶就佔7成的臺灣紅茶產量。1937年(民國26年) ,為了防止製茶業者粗製濫造,影響新竹茶業發展,將先前就成立的新竹州紅茶同業組合擴大為新竹州製茶同業組合,加入了烏龍茶、綠茶等製茶業者,以統合新竹州所有製茶業者。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劉意婕
  • 創作者
    新竹州製茶同業公會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20/08/22
  • 媒體類型
    圖稿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