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日治時期推動的茶業組合

本照片為日治時期推動的峨即茶葉組合獅頭山烏龍茶包裝,為新竹州竹東部峨茶業組合,約於1920~1930年代推出。
1895年(民國前17年),甲午戰爭結束,日本和清朝政府簽定了《馬關條約》,將臺灣割讓給日本。日本當局相較於清朝政府,對於臺灣茶業採取較積極的態度。早期(1920-1940)臺灣茶園規模小,生產成本過高,茶農販售茶給茶商時又會受到中間商的剝削,所以總督府鼓勵一地區內的所有茶業業者組織茶業組合,以厲行產、製、銷一貫作業,克服小規模生產造成生產成本過高的問題,而且透過茶農與茶商的結合,可以去除兩者之間中間商的剝削。此外,總督府也希望藉由茶業組合集結眾多茶農,一同推行產銷合作,以及在地的茶業改良工作,以提升臺灣茶業的競爭力。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劉意婕
  • 創作者
    台灣總督府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20/08/22
  • 媒體類型
    圖稿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