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民國50年代臺東太麻里鍾梁秀老家照

本相片由彰化移民鍾梁秀提供,拍攝於1960年代(民國50年代)相片中樹下人物為其先生鍾應舉(1932年生)和家人。

鍾梁秀,本名梁秀,1945年(民國34年)出生於彰化秀水,1959年(民國48年)年發生八七水災,隔年長兄梁桂林(1932生)在友人的介紹下來到臺東太麻里,買下一片土地,蓋好房子後將家人接過來,就此落地生根。當時梁桂林買的土地,就在鍾家旁邊,鍾家同樣也是從桃園遷徙過來的移民,相片中右邊是梁家,左邊是鍾家,中間則是一顆苦楝樹。據鍾梁秀口述,當時的梁家連同長兄一家人,和梁秀的其他兄弟姊妹,一共住了10個人,全都擠在小小的屋舍內,而在電路尚未鋪設完整的年代,大部分的照明都使用「電土」,也就是碳化鈣,加水後可燃燒產生火光,比蠟燭便宜又持久,亦是早期催熟水果的工具。

梁秀與鍾應舉可說是青梅竹馬,一起長大,於1963年(民國52年)結婚,婚後冠夫姓,改名為鍾梁秀。也是在同一時期,太麻里的電路逐漸鋪設完成,遂不再使用電土照明。

基本資訊

  • 取得對象
    鍾梁秀
  • 資料來源
    2020-08-25鍾梁秀口述於自宅
  • 撰寫者
    黃芝維
  • 創作者
    佚名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1960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