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台灣早期舞蹈表演,珍貴照片資料「縫衣曲」

民國38年至55年間,大配合軍中政治教育之需要,軍中也需要娛樂演藝活動,因而各軍中「康樂隊」應時而生。有裝甲兵旅的「捷豹」、空軍的「藍天」、「九三」陸軍汽車基地廠「汽基」、陸軍的「大宛」,都聘請李天民教授去編舞,但最重要的是要每隊跳不同樣的舞。1951年李天民教授舉辦的「花木蘭戰鬥晚會」轟動了北臺灣,李天民被尊稱為「戰鬥舞蹈專家」,也造成大型歌舞節目,成為當時表演活動的主流。當時的舞蹈教官李天民指導的節目,在台北市「三軍球場」舞蹈出「縫衣曲」。──〈李天民〉

基本資訊

  • 創作者
    李天民
  • 創作日期
    創作日期:1951
  • 全集/系列名
    李天民蒐藏傳統舞蹈資料
  • 相關地點
    台北市-三軍球場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