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台灣早期舞蹈表演,珍貴照片資料「飛天舞」(一)

台灣早期舞蹈表演,珍貴照片資料「飛天舞」(一)當時獻演的舞者,王廣生、伍曼麗、陳隆蘭、徐北雁、劉苑玉。飛天在佛教藝術中稱「香音神」梵語稱「犍達婆」,是能奏樂、善舞蹈,滿身香馥的美麗仙人,身上的飄帶飛舞迴轉,夾花朵與彩雲,飛翔於空中天際,舞姿輕盈飄逸,是傳自印度的佛教藝術,與中國飛仙、羽人造型的結合,極富神幻色彩。民國五十五年(1966),李天民教授,考據有關史料,擷取「飛天」形象,以綢舞、荷花、花朵、彩雲、琵琶、笙等為飛天舞組織之素材,合以古典音樂。初演於五十六年中國文化學院舞蹈科。──〈李天民〉

基本資訊

  • 創作者
    李天民
  • 創作日期
    創作日期:1968
  • 全集/系列名
    李天民蒐藏傳統舞蹈資料
  • 相關地點
    台北市中山堂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