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圖為黃貴潮(Lifok Oteng)所拍攝,收藏於黃貴潮所整理的〈口簧琴相冊〉中;圖中為北海道愛奴族口簧琴。口簧琴不僅存在於台灣原住民文化中,在東南亞地區、澳洲、印度、日本等地亦可發現此種樂器的歷史文化。黃貴潮多年致力於推廣阿美族口簧琴,對於台灣其他族群及各國之傳統口簧琴亦有所研究,除了自製阿美族各類型口簧琴,也收藏各族與國外各類型口簧琴,觀察不同族群、地區之間口簧琴的製作技術。在眾多口簧琴收藏之中,北海道愛奴族口簧琴製作材料與構造較台灣阿美族口簧琴簡單,僅以竹片與細繩製成,簧舌和琴身出自同一竹片。根據劉克浩針對口簧琴所撰寫之論文(劉克浩著作,2008年發表),台灣原住民傳統口簧琴中若簧舌是由琴身直接裁切出來,則此類口簧琴稱為同材聲門型,大多為竹製,反之若口簧琴中簧舌與琴身為不同材質,需另外固定簧舌,則此類口簧琴稱為異材聲門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