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大社廣益社南管

      本市廣益南樂社隸屬高雄市大社區財團法人青雲宮,青雲宮主祀神農大帝為高屏一帶神農信仰總廟,因與友宮交誼互動頻繁,按古禮前往祝壽須備一古樂,因此在許丁春先生及洪林寶村女士提議下成立館閣,聘請陳榮茂先生為首任館先生,臺南振聲社蔡芬得老師為第二任館先生,復振大社南管文化。廣益南樂社民國107年2月,向高雄市政府文化局登記立案,目前除配合青雲宮神農大帝生及日常友宮的祝壽活動,更接受相關廟宇、學校及慶典活動之邀約進行南管音樂之推廣,而館閣本身於每週三、四、日定期進行排練,進行館閣文化之傳承。

基本資訊

  • 別名
    南管、南音
  • 撰寫者
    李橙安
  • 所屬族群
    閩南
  • 歷史源流發展概況
      「南管」又稱「南音」,是流傳在中國民間具有千年文化之傳統音樂,隨著時間的演變目前以福建漳州及泉州最為風行,而早年又因為海運的發達,隨著移民或者是經商流傳到了東南亞、新加坡、菲律賓以及臺灣,其中又以臺灣保存最為完整。不僅保留豐富的樂曲文化,更將其融入了常民的生活祭儀,使得南管的樣貌更為豐富,館閣之風氣也越加興盛。   隨著移民的風氣漸盛,自鄭成功以降,許多福建沿海一代的先民乘著帆船遠渡重洋來臺開墾,也帶來了豐富的南管文化,而這股風氣隨著經濟的蓬勃發展在日治時期達到顛峰,甚至到戰後仍有不少以同鄉會或宮廟的形式成立館閣。
  • 主辦單位
    廣益南樂社
  • 保存者/保存團體
    廣益南樂社
  • 辦理週期
    逐年辦理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