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茶園常見雜草-火炭母草

茶園常見雜草-火炭母草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茶園常見雜草-火炭母草

本照片為茶園常見雜草-火炭母草。多年生草本或亞灌木植物,原生中國、印度、印尼與馬來西亞。臺灣可見於中低海拔山區較潮濕地帶。

火炭母草,學名Polygonum chinense L.,俗名火炭梅、火炭星、火炭蓼、五毒草、蕎花連、白飯藤、信飯藤、秤飯藤、烏飯藤、斑鳩飯、接骨草、接骨丹、接骨筍、老蛇筋、老鼠蔗、赤地利等,為蓼科(Polygonaceae)蓼屬(Polygonum)多年生草本或亞灌木植物,原生中國、印度、印尼與馬來西亞。臺灣可見於中低海拔山區較潮濕地帶。莖圓柱形,直立或半攀緣狀多分枝,,嫩時紫紅色,無毛或略披疏毛,表面平滑無刺具縱棱,單葉互生紙質,卵狀長圓形或卵狀三角形,全緣或有小齒,兩面無毛或下面脈上有毛。頭序花序頂生或腋生,花細小狀如飯粒,花被白色、紫色或淡紅色。可入藥,清熱解毒,利濕止癢,明目退翳。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生物、生態與環境
建檔單位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撰寫者
張仕弘
時間起
年代不明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