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照片為「包種烏龍鐵觀音製造和品評」一書。內容包括前言、包種茶與烏龍茶的起源與發展、包種茶與烏龍茶的產製銷、茶葉品質特性、影響茶葉品質的因子、製茶原理、包種茶與烏龍茶的製造方法、鐵觀音茶的製造方法、茶葉品評、主要參考文獻等10個章節,另附有製茶過程的彩色圖片,為當時輔導青年農民創業的叢書之一。
「包種、烏龍、鐵觀音製造和品評」一書是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茶業改良場文山分場林義恆先生著作,由豐年社編輯,並由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印行。發行日期為1986年(民國75年)11月,全書共有80頁。「包種、烏龍、鐵觀音製造和品評」一書提及之包種茶製造法中,在「炒菁」章節中,提及炒菁之目的、工具(圓筒炒菁機)、溫度、時間、適度炒菁的判斷時機、炒菁溫度過高及過低對茶葉水色及香氣之變化等。在「揉捻」章節中,提及揉捻之目的、工具(望月式揉捻機)、時間及注意事項,如揉捻應視茶菁量及茶菁老嫩狀態決定揉捻程度及操作揉捻的方法與次數。在「解塊」章節中,提及解塊之目的、工具(解塊機、鐵耙)或用手翻動、解塊後乾燥時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