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照片為受白殭菌感染之茶角盲椿象於關節處長出菌絲。白殭菌侵染昆蟲,孢子會先附著於寄主的體表,孢子萌芽後會利用菌絲分泌幾丁分解酵素等破壞昆蟲體表,人類利用此特性作為生物防治手段以控制農業有害昆蟲。
白殭菌為一種廣泛性寄主昆蟲病原微生物。白殭菌在侵染昆蟲的過程中,首先孢子會先附著於寄主的體表,孢子萌芽後會利用菌絲分泌幾丁分解酵素等破壞昆蟲體表,進而穿入昆蟲體表,侵入寄主昆蟲的體內繼而生長與吸收寄主昆蟲各器官的營養,使得寄主失去活動能力而死亡。待寄主死亡後白殭菌菌絲在此期間由寄主的較脆弱部位如節縫間、觸角末端等長出來並覆滿全身,隨後長出白色粉末狀的孢子,白色粉末狀孢子可繼續感染其他健康昆蟲,而人類利用此特性作為生物防治手段以控制農業有害昆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