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紅茶文化---紅茶器具演進

本照片為2010年(民國99年)紅茶研討會所印製之專刊,於2011年即民國110年10月,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茶業改良場編印。紅茶研討會的目的,一方面更積極推展紅茶產業,另一方面也希望能集思廣益,使這項產業能屹立不搖。

本篇文章由葉怡蘭小姐所發表。本篇文章主要介紹,一為紅茶器具演進簡史:歐洲的紅茶品飲文化與中國關連甚深。除了最早茶葉由來自中國外,在茶具方面,也與當時和茶葉一起從中國西傳歐洲的瓷器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二、為基本紅茶器具說明,內容有茶壺,多為圓形矮胖的陶瓷茶壺或略瘦長的銀壺。量茶匙為量度茶葉的茶匙,一匙份量約2.5公克,常見材質有金屬,陶瓷、骨質。濾杓是形狀像一支短柄湯瓢,架在杯上濾去茶渣用,常見材質為金屬與瓷器。茶杯是正統西式茶杯通常呈寬口窄底形狀,杯側有把手,下方附上茶碟。除此之外,周邊次要茶具配備還包括茶匙、糖&奶盅、保溫棉罩、托盤、茶壺墊、熱水壺(可適時沖淡越泡越濃厚的茶水)、茶餐巾、搖鈴等。下午茶具則是隨著下午茶文化的普及,又衍生相關點心器具如點心叉、點心盤、點心架等。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2010年紅茶研討會專刊-本篇文章由葉怡蘭小姐所發表。
  • 撰寫者
    呂慧珠
  • 創作者
    茶業改良場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11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