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1971年(民國60年)茶園機械化採茶示範技術講習會林復演講稿-臺灣茶產業過去與現況

 相片為1971年(民國60年)4/5 -4/8,茶業改良場舉辦機械採茶技術訓練,由農林廳推廣科長林復演講「如何發展臺灣茶產業」,節錄當時茶產業過去與現況。

內容重點整理後,1.    在當時(1971年)茶葉外銷是農產品第1名,且外銷紀錄也是最長久(外銷106年)。2.    農林廳統計,當時茶樹年齡超過50年以上佔32%。3.    最早(清朝)生產烏龍茶,經洋行銷到歐美各國,維持很長時間。然後包種茶興起,銷售到南洋各地,取代烏龍茶。4.    日據時代後期印度與錫蘭用機器生產高品質紅茶,影響臺茶銷售大受影響,臺灣業者購置機器生產紅茶,但銷售不如理想,原因是當時茶菁品質不佳,製茶廠無法生產高品質紅茶。5.    臺灣光復後(1949年),從大陸引進綠茶設備並加以改良,綠茶外銷至北非與中東各國,扭轉了當時紅茶艱難局面,但同業無法團結,互相削價競爭,造成品質低落,茶價暴跌,前途黯淡。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黃惟揚
  • 創作者
    林復
  •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1971
  • 媒體類型
    文件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