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照片為“禪種紅茶與郭少三先生”手稿。本文作者林啟三先生。文中提到郭少三先生如何將禪種茶樹引進臺灣種植的記載。
臺北市士林望族郭少三先生於民前4年(1908年)7月12日出生,今年79歲,並於民國21年(1932年)畢業東京帝國大學農學部農化系,當年即回台,就在台北帝大山本亮教授指導下研究茶業,民國22年(1933年)為引進阿薩姆茶優良原種前往泰國,但不幸患了瘧疾致不得不折回臺灣,民國23年(1934年)再赴泰國,深入清邁(Chiangmai)山地叢林區尋到東南亞最優良的紅茶品種(禪種),即僱用當地山地人採種,並在現地燒木炭製成木炭末為種子防濕之用,種子採集後與木炭末混合裝入桶內經密封後以船運送回臺灣。在基隆港報關進口時遭到檢疫單位阻撓,但經請託臺北帝大山本教授之助力始得順利過關,然後送到埔里鎮合成里後湖仔自營苗圃,當時該茶籽已發芽長達30~40公分,即用長筷在整畦完成苗床上打洞放入已發芽種子始完成播種工作,同時開墾後湖仔土地於民國24年(1935年)新植臺灣第一批禪種茶園9公頃,嗣後再擴展小埔社茶園18公頃、水尾30公頃、瑪璘窟18公頃,合計建立禪種茶園75公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