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泰武鄉咖啡文化

泰武鄉咖啡文化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早在日治時期,日本人就發現屏東山區的水質、土壤及氣候條件適合咖啡樹生長,聘雇當地原住民種植咖啡,山上還保存80年以上之咖啡老樹,意味著大武山之氣候條件非常適合阿拉比卡咖啡樹生長。

當地排灣族人不具備後製及烘焙技術,只能砍掉咖啡樹改種其他經濟作物,熟成時鮮紅的咖啡櫻桃成了小朋友隨手摘食的甜甜水果。受到莫拉克颱風侵襲,遷移至現在屏東萬巒境內的永久屋基地,就是排灣族的吾拉魯滋部落。面對一切需重頭來過的困境,想起山上那些既陌生又熟悉的咖啡樹,決定重新種植咖啡,發展成地區特色經濟作物。

咖啡已成為台灣的休閒文化重點消費項目,本土咖啡種植因而漸漸興起,因氣候條件適合,政府亦大力輔導原住民咖啡產業,盼為原住民找到新的地方產業,並結合在地排灣族文化,創造新的部落經濟。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產業與經濟
建檔單位屏東縣政府文化處
所在地-地址
屏東縣泰武鄉吾拉魯滋部落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22.6055327
所在地-經度
120.6118808
是否開放
所在地-名稱
吾拉魯滋咖啡館
資料來源
吾拉魯滋咖啡館/吾拉魯滋產發館
撰寫者
令淑玉;陳政傑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