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拍攝自臺灣省茶業改良場場誌pp141,1996(民國85)年十二月出版,照片主題為:臺灣省茶業改良場魚池分場紅茶茶樹育種程序。
作物育種是農業發展的基礎,利用遺傳學原理及統計方法來進行田間試驗,期望在臺灣氣候環境栽培下,獲得產量與品質優異的品種。臺灣紅茶種源蒐集及紅茶雜交育種是茶業改良場魚池分場的主要育種工作。紅茶茶樹育種主要分成雜交育種及集團選定兩種方式,當時育種程序,兩者育種方式均須透過種子播種、多次茶苗選拔、選育,並透過區域試驗及審查通過,才得以命名推廣,這兩種育種方式分別需要20年及19年的育種年限。
紅茶在臺灣育種歷史較短,缺乏原有適合臺灣生產之優良紅茶品種,相較於適製半發酵茶茶樹育種,過程更加困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