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民國60年(1971年)代以後-內銷為主時期的台灣茶葉運銷通路

圖片來源保留於文山分場,為行政院農委會補助研究計畫《台灣茶業產銷結構之規劃》。本圖指出1971年(民國60年)代以後-內銷為主時期的台灣茶葉運銷通路。

於民國60年(1971年)代以後,臺灣茶失去出口優勢,因此轉以內銷為主。內銷茶葉流動的方式多元,不僅有傳統茶葉形式,更有飲料製造廠為核心。自民國72年(1983年)統一企業首先推出了麥香紅茶之後,鋁箔包隨時可以飲用的販售形式打入市場之中,消費者不用沖泡茶葉來飲用,既節省了時間,更可於夏季喝到冰涼的茶飲,時至今日仍可看見便利商店及大賣場中隨處可見的鋁箔包及罐裝飲料茶。

如今茶葉的銷售以兩大方向為主,包括精緻高價茶以及較低價的飲料茶,然而如今經濟景氣滑落的衝擊,挑戰著高價精緻茶的銷售,現今消費者大多喜好飲料茶,使精緻茶產業面臨嚴峻的考驗。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張心柔
  • 貢獻者
  • 資料來源
    資料及圖片來源:保留於文山分場之行政院農委會補助研究計畫《台灣茶業產銷結構之規劃》
  • 時間起
    年代不明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