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民國60年(1971年)代-臺灣茶業發展轉捩點

本圖資料出自於文山分場的行政院農委會補助研究計畫《台灣茶業產銷結構之規劃》。顯示1971年(民國60年)代-臺灣茶業發展轉捩點。

1976年(民國65年)為臺灣茶葉發展的轉捩點,過去臺台灣茶葉以出口銷售為主,到了1976年(65年)代後臺灣茶葉的外銷量開始下降,更於1976-1986年(民國65到75年)代急遽下降。臺灣茶葉的產業風貌以此為轉捩點,從出口到內需市場的轉換,顯示著銷售對象的改變。此外,在1991年(民國80年)代可以看見進口量的大幅上升,說明臺灣茶產業內需市場的蓬勃發展。在1989-1991年(民國78年到80年),台灣茶以茶飲料的型態廣泛銷售於商場之中,顯示過去茶葉以沖泡熱飲為主的情況,轉變至今以茶飲料廣泛流通於商場之後,消費者可以買到立即可以飲用的茶,如此的茶葉銷售面貌改變,使內需市場大增,讓進口量得到提升。這樣具有歷史意義的圖,充分說明了茶產業發展的轉捩點。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張心柔
  • 貢獻者
  • 資料來源
    保留於文山分場之行政院農委會補助研究計畫《台灣茶業產銷結構之規劃》
  • 時間起
    年代不明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