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速溶茶之研製

照片為1986年(民國75年)時任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茶業改良場製茶課研究員阮逸明先生及時任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茶業改良場場長邱再發先生,聯合發表於臺灣農業期刊上之「速溶茶之研製」文稿,現存於茶業改良場製茶課。

文中提及茶業改良場於1959年(民國70年)開始展開速溶茶之研究,並於1961年(民國72年)完成速溶場試驗工廠的興建,而為了比較不同萃取系統的優劣,當時採購了兩套國外萃取系統。一種是澆浸式萃取法,其萃取裝置是由日本共和真空株式會社及寺田製作所合作生產。另一種為逆流式連續萃取法,其萃取裝置是由丹麥ATLAS公司及NIRO ATOMIZER合作生產。評估結果顯示,逆流式連續萃取法可節省勞力、時間及生產成本,較適合臺灣發展。研究結果亦顯示萃取液需先過濾或是用其他化學處理法,除去懸浮物,以免製成之速溶茶沖泡後湯色混濁不清,降低商品價值。此外速溶茶,其香氣與滋味皆不如沖泡之茶葉,故臺灣不適合發展純速溶茶,一定要發展調味速溶茶,以茶為基質添加其他風味調料,如此一來才有市場競爭性。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黃宣翰
  • 創作者
    阮逸明、邱再發
  •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1986
  • 媒體類型
    文件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