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照片為臺灣優質有機茶評鑑分級選拔比賽之包裝。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茶業改良場從1976年(民國65年)開始就有優質烏龍茶評鑑比賽至今(2020年),但有機茶評鑑比賽直至2006年(民國95年)並無舉辦過。從2007年(民國96年)開始辦理「臺灣優質有機茶評鑑分級選拔比賽」,比賽組別分為條形包種茶、烏龍茶及紅茶,並由茶業改良場派員擔任評審工作,評鑑出優質有機茶。
從1976年(民國65年)開始就有優質烏龍茶評鑑比賽至今(2020年),但有機茶評鑑比賽直至2006年(民國95年)並無舉辦過,2006年(民國95年)任台灣茶協會理事長陳贊儒先生(聖輪法師),為使茶樹有機栽培能在國內蓬勃發展,有機茶能獲得消費大眾之信賴與喜愛,故結合有機茶農、茶業改良場、農政單位及茶業團體等單位,研商比照一般優質包種茶或烏龍茶評鑑比賽,辦理有機茶評鑑比賽,於是從2007年(民國96年)開始辦理「臺灣優質有機茶評鑑分級選拔比賽」,比賽組別分為條形包種茶、烏龍茶及紅茶,並由茶業改良場派員擔任評審工作,評鑑出優質有機茶。
臺灣有機茶的發展,起源於茶業改良場在1988年(民國77年)開始進行有機茶栽培試驗,1995年(民國84年)正式推廣建立有機示範茶園。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