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平鎮茶業試驗所舉行49週年紀念

平鎮茶業試驗所舉行49週年紀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平鎮茶業試驗所舉行49週年紀念

本文出自農林通訊第四卷第一期1953年(民國42年)1月。本文主要紀錄1952年(民國41年)5月18日平鎮茶業試驗所舉行成立49週年紀念會及推廣育成優良新品種典禮,請陳總經理起苗,並蒙農林廳徐廳長及農復會張技正憲秋等致詞。吳所長振鐸報告該所49年來簡史,以本所成立於1903年,迄今49年經過5度變更,也可說經歷了5個階段,相當於本省茶葉50年來的演變史。

文中提及一、製茶試驗場(1903-1909)二、茶樹栽培試驗場(1910-1920):鑑定本省品種選出四大名種(青心大冇、青心烏龍、大葉烏龍及硬枝紅心)於1918年(民國7年)開始大量繁殖推廣。三、中央研究所平鎮茶業試驗試驗支所(1921-1939):試驗範圍擴大,包括栽培育種、製造、化學分析等工作。(1)雜交育種。(2)包種茶至法短期講習。(3)培養訓練技術人才。(4)阿薩姆引種適應力試驗1926-1934(民國15-23年)在魚池蓮花池驗驗成績優良。(5)肥料試驗。四、農業試驗所平鎮茶業試驗支所(1940-1947):1942年(民國31年)適逢美日戰爭,臺茶外銷中斷,生產停頓,經費困難,試驗大部分中止。直至本省光復,接收後試驗工作重新整理,人事變動大,時局不安定,試驗工作之進展受到很大影響。五、茶業分公司平鎮茶業試驗所(1948~當時):這五年中,人員比過去減少,經費比較困難,但人士很安定,所以各種試驗工作尚能正常發展,尤其近一年來陳總經理兼茶業分公司經理非常重視試驗工作,撥款增加購買試驗地3公頃,並完成本座微量試驗工廠。農復會補助圖書、儀器及微量製茶機械,加速新品種誕生。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產業與經濟
建檔單位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撰寫者
林義豪
創作者
臺灣農林公司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53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檔案授權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