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出自農林通訊第二卷第九期1951年(民國40年)9月,作者:葉可霖。本文為葉分析法應用於茶樹需氮之研究,研究經費係由臺灣農林公司茶業分公司研究補助費開支。
使用葉分析法(Leaf Analysis)測知茶樹需氮情形之初步研究。該試驗利用平鎮茶業試驗所舉行之茶園地力增進試驗及茶樹肥料三要素肥料比較試驗之材料,兩試驗開始於1941年(民國30年)。實驗結果顯示,葉之主脈所含硝酸態氮素量較葉身部分為多,全氮素分析以葉身,硝酸態氮以葉柄及葉之主脈(中肋部)為分析對象較合宜,同時葉身之全氮素量及葉主脈之硝酸態氮素含量之增減,對茶樹生葉產量增減間之關係頗為一致。茶樹生產量在每公頃達6,000至7,000公斤時已屬優良,由實驗可知產量在7,000公斤之茶園,其葉中肋部硝酸態氮素為6,000 ppm,以平鎮茶園葉片中肋部硝酸態氮含量在春茶採摘時期低於2,500ppm時,宜施用氮肥以增進產量。在缺磷、缺氮及全肥處理中,葉之中肋部氮含量雖相差不遠,但產量相差卻很大,故研究氮素需要量時需要同時顧及養分平衡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