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約為民國50年代(1960年代),楊華康所提供,地點為烏來山區的台車輕便道上。當時烏來沒有其他汽車等的大眾交通工具,上山下山皆是乘坐台車,如果有外地來的工作者需要到烏來出差,必須提早預約台車的人力遣派,這些工作者大多為自臺北市區而來的出差的工作者。
照片中前座的兩位人物為出差來山區的工作者,腳下的木板是順便運貨而共乘的貨物,後方為人力推台車的工友。當時台車載客的同時,也會順便運用台車空間來載貨,為減少運載乘客與貨物的次數。早期的台車座椅為木製椅。
照片中人物,戴白色帽子的人物為維護台車軌道的技師李再興,另一位戴斗笠的人物經楊華康判斷他應該是負責山林裡的工作者,因此人物的小腿有綁繞匝布,當時的山林工作者皆用以綁腿方式,來防止山林裡的草刃割傷。兩位人物著穿狀似倆指分開的鞋子,日本語拼音似爲「塔密」,中文字為「足袋」,從日治時期日本文化傳承而來的山林行走的專用登山鞋。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