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為民國38年(1949)拍攝,楊華康所提供,為臺灣省茶業公司業務會議同仁合影,地點為精製茶加工廠,位置為今日西門町電影街的武昌街二段上。照片中人物為全臺灣省各地茶場之場長皆匯聚於此開會,坐在前方正中間位置的人物是文山茶場的場長萬茲先(前排右邊數來第六位),楊華康都稱此位長輩為萬茲先阿公,楊華康敘說萬茲先阿公是提攜自己進入茶場工作的牽線貴人。
照片的人物後方為茶業公司行政大樓,行政大樓的旁邊建築分別為第一精製茶加工廠、第二精製茶加工廠。照片後側方露出一角三輪車,當時多以三輪車或腳踏車代步,汽車相當稀少,只有像場長、老闆等高階人員才可能有汽車代步。
日治時期的日本三井合名會社的茶場主要都是製作紅茶的加工廠,當時稱為「日東紅茶」以茶外銷為主。二次大戰後,日本三井合名會社的茶場歇業、無人經營,至民國34年(1945)臺灣光復後,茶場被臺灣省政府徵收,後交由民間財團經營,經營者將原本的茶公司與加工廠改建成電影院與歌廳,發展成今日的電影城之娛樂產業。
照片中茶廠建築中間為茶廠分公司的行政辦公區,兩側分別為第一、第二等的精製茶加工廠,將粗茶切碎,噴上香料,再包裝,銷售歐洲的紅茶皆會添加香料,其實市面上的紅茶大多均有添加香料。


